时间:2020-12-24浏览次数:6466
高血压动物模型可分为遗传性模型、药物/化学诱导模型、手术模型、饮食诱导模型和基因编辑模型,不同模型模拟不同病理机制。
1. 遗传性高血压模型
代表动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Dahl盐敏感大鼠。
造模机制:
SHR:多基因遗传缺陷,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过度激活、交感神经亢进。
Dahl大鼠:盐敏感性基因突变(如α1-Na⁺/K⁺-ATP酶异常),高盐饮食后肾钠排泄障碍。
关键蛋白:
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T1R(血管紧张素II受体1型)(RAS通路)。
α-adrenergic受体(交感神经调控)。
临床关联:SHR模型支持RAS抑制剂(如ACEI、ARB)的研发,临床证实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效。
2. 药物诱导模型
造模方法:
Ang II(血管紧张素II)灌注:持续皮下泵注Ang II(400-1000 ng/kg/min,1-2周)。
L-NAME(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抑制NO生成,导致血管收缩(40-50 mg/kg/day,4周)。
机制通路:
Ang II模型:激活AT1R→NADPH氧化酶→ROS↑→血管重塑。
L-NAME模型:eNOS抑制→NO↓→内皮功能障碍→血压升高。
关键蛋白:
NADPH氧化酶(NOX2/NOX4)、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氧化应激)。
e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功能)。
临床研究:
抗氧化治疗(如维生素C/E)在临床试验中效果有限,但靶向NOX的药物(如GKT137831)正在开发。
3. 手术模型
肾血管性高血压(RVH):
造模方法:两肾一夹(2K1C)模型,夹闭一侧肾动脉。
机制:肾缺血激活RAS→Ang II↑→全身血管收缩。
关键蛋白:
Renin(肾素)、ACE(RAS核心)。
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肾纤维化)。
临床关联:RVH模型推动肾动脉支架术和RAS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4. 饮食诱导模型
高盐饮食模型:
Dahl盐敏感大鼠:高盐(8% NaCl)饮食4周后血压显著升高。
机制:肾上皮钠通道(ENaC)活性↑→钠潴留→血容量增加。
关键蛋白:
ENaC、Na⁺/K⁺-ATP酶(钠离子调控)。
SGK1(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调节ENaC表达)。
临床研究:限盐饮食和利尿剂(如阿米洛利,靶向ENaC)被广泛用于盐敏感性高血压。
5. 基因编辑模型
CRISPR/Cas9技术:
靶基因:敲除eNOS、过表达AT1R等。
机制:直接模拟特定基因缺陷导致的高血压。
关键蛋白:根据编辑目标不同(如ACE2缺失加重RAS激活)。
临床关联:基因治疗(如ACE2过表达载体)处于实验阶段。
二、高血压核心机制通路及关键蛋白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通路:肾素→Ang I→ACE→Ang II→AT1R→血管收缩/纤维化。
关键蛋白:Renin、ACE、Ang II、AT1R、ACE2(拮抗Ang II)。
临床药物:ACEI(依那普利)、ARB(氯沙坦)、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
交感神经系统(SNS)过度激活:
通路:中枢SNS兴奋→NE释放→α1受体→血管收缩。
关键蛋白:酪氨酸羟化酶(TH)、α1-AR、β1-AR。
临床药物: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中枢降压药(可乐定)。
氧化应激与炎症:
通路:ROS↑→NF-κB激活→TNF-α/IL-6↑→血管炎症。
关键蛋白:NOX4、SOD2、Nrf2(抗氧化转录因子)。
临床研究:抗炎药物(如抗IL-1β单抗Canakinumab)在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中试验。
内皮功能障碍:
通路:eNOS↓→NO↓→ET-1↑→血管舒张障碍。
关键蛋白:eNOS、ET-1(内皮素-1)、ADMA(内源性eNOS抑制剂)。
临床药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改善内皮功能。
钠离子稳态失衡:
通路:ENaC↑→钠重吸收↑→血容量↑。
关键蛋白:ENaC、NKCC2(肾小管钠转运体)、WNK激酶。
临床药物:噻嗪类/袢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
三、转化医学:从机制到临床研究的实例
RAS抑制剂:
基础研究:SHR模型中ARB降低血压并逆转心肌肥厚。
临床验证:LIFE试验显示氯沙坦较β阻滞剂更有效减少卒中风险。
盐皮质激素受体(MR)拮抗剂:
机制:MR过度激活→钠重吸收↑(如ENaC调控)。
临床:螺内酯用于难治性高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TOPCAT试验)。
新型靶点药物: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在PARAMETER试验中显示优于奥美沙坦的主动脉压控制。
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通过利尿/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血压(EMPA-REG OUTCOME试验)。
模型总结
不同动物模型对应高血压的异质性机制,如SHR模拟原发性高血压,Ang II模型侧重血管重塑,盐敏感模型强调钠稳态。未来研究需结合多组学技术(如单细胞测序)揭示新靶点,并开发精准干预策略(如基于基因分型的降压药选择)。
参考文献:
经典模型:Okamoto K, Aoki K. Development of a strain of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Jpn Circ J. 1963.
临床转化:Williams B, et al. 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 Heart J.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