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讲实验】血栓疾病动物模型构建详解!
时间:2024-06-25 阅读:341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血栓类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可导致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中风或静脉血栓栓塞等。血栓分为动脉及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多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的,斑块破裂后暴露富含脂质的脂核和胶原蛋白,使血小板黏附、激活和聚集,形成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静脉血栓的形成除手术和损伤原因以外,多与血流缓慢、引流不畅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受累局部血液回流不畅,发生淤血和水肿,甚至局部坏死。血栓会沿静脉向近端不断延伸,随血液移动到其他部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随血流回流入肺动脉形成肺栓塞。
止血是维持组织完整性的过程,血管损伤后,循环血小板被招募到损伤部位,释放生物因子;组织因子引发凝血,产生凝血酶和纤维蛋白,修复血管损伤。正常情况下血管的修复不会对血流产生不利影响,但当调节紊乱,病理过程压倒止血的调节机制时,会导致过量的凝血酶形成,引发血栓疾病。此外,当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如DIC、手术、创伤、妊娠等,此时血液凝固性增高也是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临床上血栓性疾病对患者危害极大,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所以加强血栓形成机制、血栓临床诊断、抗/溶血栓药物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① 共聚焦活体内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全断层扫描等新技术与血栓模型相结合,使得血栓模型的研究更深入,血栓的血浆代谢组学,多组学研究也比较热门。
② 血栓的给药除了西药外,中药应用比重也比较大,另外一些(载药)材料,如球囊,纳米材料等也是现在研究的热门。
③ 血栓模型研究思路
血栓模型构建方法对比
动物模型: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和兔子等。
手术器械:手术刀、镊子、针线、电极、光源等。
深静脉血栓,结扎双侧髂总静脉
深静脉血栓,结扎双侧腰髂静脉
① 大体观察:术后动物下肢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精神状态。
② 血栓:血栓形态、大小、干重及湿重测定。
③ 凝血四项检测:动脉血APTT、TT、PT、FIB测定。
④ 组织因子:下腔静脉组织组织因子(TF)的表达。
⑤ 影像学:彩色多普勒超声、CT静脉成像、核磁静脉成像等。
⑥ 病理切片:血栓血管的HE染色。
⑦ 血栓形成
结扎后血栓开始形成,6h开始稳定。6-24h可见血栓快速增长,24-48h血栓增长速度变慢,但相较24h,48h血栓质地更结实,7天室时则已经有所消减,尤其结扎腰髂静脉的更甚。
⑧ 下肢状态
结扎后血栓开始形成,鼠下肢也出现变白及水肿,但不影响动物行走及生存,动物精神状态也未见明显影响,48h-7d可见水肿的消退。
① 采用本方法通常在结扎后2h,血栓开始形成,结扎6h后血栓稳定形成。6-48h血栓逐渐变大,质地由柔软变结实。
② 模型制作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动物术后存活率高。
③ 成栓较可靠、稳定,模型成功率较高。
④ 可模拟血管完全闭塞的血栓形成。
① 分离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时要注意细心,下腔静脉血管壁较薄,容易被扯破,扯破后的出血会影响动物术后存活(下腔静脉破损出血的动物大部分都会死亡)。
② 动物开腹后肠可用湿纱布包裹,不时补水,以免术后影响动物存活与状态。
③ 动物腹腔有较多小血管,如出血,棉签/棉球按压止血即可,关腹前要注意清理血凝块。
④ 髂总静脉与髂总动脉分离时要注意将附近的神经也分离,不要一并结扎。
⑤ 下腔静脉游离时容易破损出血,或操作不当导致腹主动脉破损出血,都极易导致动物的死亡。
⑥ 动物开腹伤口较大,术后要注意肠胀气及感染。